第五章 纯正“泰”风味(第4/14页)

跪着或盘腿坐下,不能把脚伸向神龛的位置,不能用手触摸佛像,不能爬上佛像拍照,也不能把佛像放在裤袋里,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佛像的亵渎。

    在路上遇见僧侣的时候,要有礼貌地行合十礼避让,不能用手指向僧侣,也不能与僧侣有肢体接触。尤其是女性,严禁与僧侣握手,即使对方主动打招呼,女性也要礼貌地拉开距离。

    出于宗教礼仪,泰国僧侣出门都不穿鞋。因此普通人在向僧侣们敬献食物的时候,也不能穿鞋,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。

    在泰国,每一个节日庆典都相当讲究。图为水灯节时,僧侣们放置水灯的情景。

    ◎重头轻脚的礼仪

    泰国人认为人的灵魂在头部,非常忌讳被人摸头或摸别人的头。如果被人随意摸头,他们会认为是极大的侮辱。小孩子的头也只允许国王、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。即使是理发师,也要先向顾客说一声“对不起”,才能开始理发。拿东西的时候,不能越过他人头顶。如果不得不这样做,得先向对方道歉。

    泰国人认为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是一种鄙视对方的行为,如果不得不用左手,要先向对方说“左手,请原谅”。如果对方是长者或宾客,应该用双手以示尊重。随意用手抛物给别人的举动,会被视为恶劣举动。

    泰国人重头轻脚,认为脚只能用来走路,不能做其他的事情。比如用脚踢门、用脚指东西,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,更不允许把脚伸到其他人附近,或者用脚尖对着别人。坐着的时候,也不能跷着脚把脚底对着别人。

    “泰”美味

    人类不但无法抵抗充满诱惑的美食,而且很喜欢把品尝美食作为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。作为一个兼容并包的旅游国家,泰国一方面积极汲取各国的美食精华,另一方面采用东南亚或是本国独有的调味料,创制无可替代的“泰”美味,为每一位食客提供了颠覆性的味觉享受。

    ◎稻米文化

    稻米是泰国人的主食,水稻栽培在泰国已经有5500多年的历史,稻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一半。这些稻田不施化肥不用农药,基本上全凭自然环境的好坏来定收成,称为“望天田”。正因如此,泰国政府非常重视稻米生产,每年都要举行传统的皇家仪式,把受过祝福的稻种分发给全国的农夫,希望迎来一年的好收成。

    泰国出口的大米为世界之最,有着“世界米仓”之美誉。主要出口品牌诸如“蛇毒牙”糯米、泰国茉莉香米、金轮香米等。茉莉香米煮出的米饭白若茉莉粒粒细长,散发出浓郁的香味。

    由于气候条件和各地物产的不同,泰国各地区的主食习惯也不同。泰国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大米为主,一些大米制品如河粉、米粉、米线等也很受欢迎;泰国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喜欢吃糯米和米浆制成的米糕,把糯米饭揉成小饭团,蘸以各种酱汁食用。

    外酥里嫩的炸鸡块

    最受欢迎的应该算是香竹饭了。每年收获糯米的季节,先将新糯米用水泡透,再按实际所需大小将青竹截成段,把浸泡过的糯米装入竹筒用火烤熟。食用的时候,用刀剖开竹筒,刹那间,竹香与米香四下弥漫,令人垂涎不已。

    绿油油的稻田

    最受欢迎的香辣咖喱鸡饭

    ◎自然造就美味

    典型的泰餐是辛、辣、酸、甜、香的和谐组合,兼有色、香、味,但无论是辛辣还是清淡,味道都恰到好处。“辛”的掌门是泰国黑胡椒,品质纯正,辛而不辣;“辣”的掌门是世界上最辣之一的朝天椒,泰国名字不大好听,叫“老鼠屎辣椒”;“酸”的掌门是泰国小柠檬,虽然酸得直入心扉,但闻过它香味的人肯定无法忘怀;“甜”的掌门是椰奶,椰奶和棕榈糖的甜,尝起来甘而不腻;“香”的掌门是香茅草的香,还有紫苏叶的香,两种香沁人心脾久久不去。

    泰国菜讲究取材自然,一席菜上桌每样都少不了天然食材,比如水果、椰浆、咖喱以及各种天然调味品。泰国柠檬是东南亚特有的调味水果,它的味道和个头都有别于其他柠

    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》》